沈陽出臺二十五項政策措施
鼓勵民間投資參與重點領域建設運營,圍繞城中村改造、保障性住房、歷史街區、智慧城市等重點領域,系統推進城市更新工作;支持民間投資參與文旅領域工程建設,對觀眾總人數5000以上的大型商業演出,按照招攬沈陽域外觀眾人數規模給予不高于20萬元的一次性補貼。
近日,《沈陽市促進民間投資高質量發展若干政策舉措》印發,提出二十五項政策措施,促進民間投資高質量發展。
鼓勵民間投資
參與重點領域建設運營
鼓勵400萬元以下適宜由中小企業承接的政府工程采購項目,專門面向中小企業開展采購;400萬元(含)以上適宜由中小企業承接的政府工程采購項目,在堅持公開公正、公平競爭原則和統一質量標準的前提下,面向中小企業采購預留份額達到40%以上。
支持民間投資深度參與數字沈陽、新一代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試點城市、“星火·鏈網”超級節點(沈陽)、“5G+工業互聯網”創新應用工程等重大數字工程建設。
鼓勵民間投資
參與產業轉型升級
積極爭取國家、省工業領域大規模設備更新專項資金,鼓勵民間投資參與國家重點支持的工業領域設備更新項目,更新升級高端先進設備和檢驗檢測設備,推廣應用智能制造裝備。對當年完成固定資產投資500萬元以上的制造業技術改造項目,按照不高于設備和信息化建設投資額的10%給予補助,單體項目每年補助總額不超過200萬元。
鼓勵民間投資
參與社會民生等領域建設
引導民間投資積極參與建設運營養老服務機構,對符合條件的養老服務機構發放運營和建設補貼。鼓勵各地區對發展老年助餐服務提供房產支持,對符合條件的老年助餐點給予運營補貼。
創業投資企業稅收優惠
保護企業家合法權益
給予創業投資企業稅收優惠。創業投資企業采取股權投資方式,投資未上市的中小高新技術企業2年以上,可按照其投資額的70%,在股權持有滿2年的當年抵扣該創業投資企業應納稅所得額;當年不足抵扣的,可在以后納稅年度結轉抵扣。
保護企業家合法權益。強化民營企業知識產權保護,優化知識產權案件“三合一”審判機制,統一裁判尺度,為企業提供公益性指導服務。加強對民營企業知識產權的司法保護,依法嚴懲侵犯專利權、商標權等違法行為,嚴格落實知識產權侵權懲罰性賠償制度。
本報記者 王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