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河市:讓民心在“走深訪實”中升溫
中新網遼寧新聞8月4日電 2025年,莊河市切實將作風建設融入“進村入戶連民心 解憂紓困促發展”走訪活動,以“訪、解、聚、暖”為主線,推動干部在一線轉作風、強能力、辦實事,著力構建民情直通、難題速解、暖心服務、民智匯聚的良好局面。
聚焦民情收集,架起“訪”民情的連心橋。走訪干部緊扣農閑、暑假、汛期等關鍵節點,深入田間地頭、百姓炕頭,精準收集群眾的急難愁盼。針對城關街道日新社區集中反映的老年人“做飯難、吃飯貴”等問題,街道創新“社區+國企”助餐模式,不僅實現食材溯源、價格透明,還推出老年人就餐打折和免費送餐服務,用“小食堂”紓解了“民生憂”。同時針對暑假學生“無處去、無人管”的困擾,街道聯動市總工會,依托七個社區黨群服務中心免費開設暑期托管班,專業教師與志愿者共同護航,共接收職工子女200余人。截至目前,全市累計收集群眾各類問題1310件,已解決1190件,解答惠民政策924件,解決生產生活問題259件,推動7項政策直享。
聚焦主責主業,打造“聚”合力的服務網。各職能部門立足本職,將服務送到群眾“家門口”。市農業農村局針對偏遠鄉鎮農戶往返市區辦理業務成本高、周期長、信息不對稱等痛點,組建流動服務小隊,攜便攜式設備深入22個涉農鄉鎮,工作人員進村入戶現場受理、檢驗、發證,已為1100臺農機年檢、46臺注冊登記,讓農戶半小時辦結業務,真正實現農機業務“零距離”服務。全市已有5家職能部門通過與基層共商共建,推動10項部門職能在一線落地見效,形成了上下聯動的服務合力。
聚焦民智匯聚,點燃“暖”民心的助推器。注重把群眾智慧轉化為發展動力,讓群眾成為發展的參與者和受益者。在桂云花滿族鄉抽水蓄能電站動遷工作中,梳理出林地補償政策咨詢、施工噪音及震動影響、臨時用地復墾等6類核心問題并建立閉環辦理機制,32條意見建議全部辦結;光明山鎮黨委針對收集到的8條群眾意見,投入50萬元完成幼兒園外墻維修、小學停車場擴建等項目。莊河市堅持“民有所呼、我有所應”,將群眾127條意見建議轉化為38項具體舉措,為高質量發展凝聚民智、匯聚民力。
下一步,莊河市將持續優化走訪質效,深化主責主業與走訪活動的深度融合,完善意見建議轉化機制,讓“田間地頭”的民意真正成為決策施策的“源頭活水”,讓“百姓心頭”的期盼切實轉化為發展前行的“不竭動力”,持續推動走訪活動走深走實、走細走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