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屆行業/地方院校工程類高層次人才培養工作會議在沈陽舉行
中新網遼寧新聞8月12日電 由中國學位與研究生教育學會主辦、沈陽工業大學承辦、37家單位協辦的第一屆行業/地方院校工程類高層次人才培養工作會議近日在沈陽舉行。會上,全國26所行業/地方院校共同發布了《8·8倡議》暨行業/地方院校工程類高層次人才培養“百問百答”。

會議協辦高校緊扣卓越工程師培養認證標準(征求意見稿),在全國高校中廣泛征集了當前工程類高層次人才培養中的痛點、難點與核心關切問題500余個,深入剖析后梳理出共性問題116個,并以實踐案例的形式提供了153份可借鑒、可操作的解決方案。實現了首次對行業/地方院校人才培養問題的系統性梳理,為全國工程教育領域,特別是行業特色院校和地方高校提供了一份系統性的“解題參考”。
專家組運用大數據分析方法生成了問題關鍵詞云圖。該云圖中,“工程碩博士”“校企合作”“實踐成果”等詞匯的出現頻率位居前列。這一結果切實反映出當前工程類高層次人才培養過程中面臨的實際問題,為后續研究并探索相應解決方案提供了數據支撐。
對于普遍關切的工程碩博士培養問題,沈陽工業大學錨定區域產業根基,與33家省屬名企聯動,以真項目、真場景、真實踐、真成果開展“本研銜接、前置培養”,確保科研訓練與企業真實研發進程無縫銜接,構建了“需求-培養-就業”的閉環生態,實現了70%畢業生留遼就業,為區域發展留住了寶貴人才。
在如何加強校企導師溝通共同完善研究生培養方面,華東交通大學采取了“卓工學院-地方分院-研究生工作站”三級管理制度,統籌對接校企共建研究生工作站,校內導師作為班主任入駐地方分院,管理協調各項工作,確保培養質量。
這些來自一線的實踐智慧,既折射出了當前工程教育改革面臨的現實挑戰,也展現了各院校在創新人才培養模式上的積極探索,形成了可復制、可推廣的改革經驗,為破解人才培養關鍵難題提供了有力的實踐參考。
“百問百答”是第一屆行業/地方院校工程類高層次人才培養工作會議的重要成果之一。會議上,2位院士專家圍繞“工業工程工學新進展”主題作了專題報告,53位與會代表分享了各校的創新實踐。來自全國150余所高校、科研院所及行業企業的500余名代表參會,共同探討新時代工程類高層次人才培養新路徑。與會專家學者普遍認為:行業/地方院校基數大、扎根深、服務專,在常態化推進工程類高層次人才培養和有組織、成建制、大規模卓越工程師培養中必將能發揮出更大的作用。
會議主辦方表示,《8·8倡議》的發布,標志著全國高校在協同應對高層次工程人才培養挑戰上邁出了堅實一步。接下來,要持續深化工程碩博士培養模式改革,著力提升工程類高層次人才自主培養的質量與效能,為國家戰略需求、區域發展和產業升級輸送更多卓越工程人才,推動工程教育事業邁上高質量發展的新臺階。(完)